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方面要人们放弃基于传统文化的政治认同模式,另一方面要塑造人们基于意识形态的国家认同,实现社会整合。这种认同模式的建构是通过持续的社会改造和阶级斗争实现的,它强调国家的阶级性和工具性。但是当前国家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这种阶级国家观反而可能不利于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政治信任不仅有助于政治稳定和发展,也可以降低公共管理的成本.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张力的作用,政治信任开始流失.政治信任的流失,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政治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来以"山寨文化"为代表的一些网络话语,因其匿名、便捷和低成本的特性,在网络上迅速兴起,它们既凸显了新时期大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在某种层面上表达了大众对主流话语的不满与政治不信任.究其根源,作为大众话语的表达形式,网络话语是对当前政治体制的反映,是政治与社会权力结构的产物.在新形势下,促进政治信任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建设阳光型政府,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责任追究,建设责任政府,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和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生成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是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推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要推进和完善这一政策必须形成政策执行的合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