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周珉佳 《考试周刊》2008,13(24):208-209
张爱玲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有个性的女性形象,而在<半生缘>中,顾家这个男权家长空白的家庭,诸位女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父系制度的男性化特征,尤其是顾家姐妹.本文通过其中的女性冲突主题,解析这种男性化特征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海岩创作的一系列电视小说凭借现代情节的精心构造,理念化的人物塑造以及当代审美文化的暗相契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是从2005年前后开始,海岩的电视小说和影视剧开始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低迷迂回的状态,海岩的热潮已经逐渐呈现"冷却"的状态,论文将从海岩电视小说的创作表层和大众文化的深层面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全面解析海岩电视小说逐渐"冷却"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趋势来看,创作者对话剧剧场性的发展远超过了对其文学性的关注。伴随后现代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戏剧的"文学性"概念内涵和作品的文学化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戏剧和戏剧文学。现代意义上的优质话剧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都具有极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将零散的、以往不加注意的、难以纳入主流的片段用形象的舞台语汇表现出来,使个体的丰富经验、内心的动态变化以及边缘人物的隐秘找到相应的演绎手段。所以,要正确看待话剧从"文学性"发展至"泛文学化"以及"去文学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