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秩榆  王浩 《课外阅读》2011,(8):124-125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潜能生”,文章以心理学、哲学、激励理论为依据,探讨对小学“潜能生”实施转化教育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秩榆 《广西教育》2014,(45):10-10
正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参加实验习得知识,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进行探讨。一、实验前的准备科学实验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教师在备实验课时,要认真分析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必要时还应提前亲自做实验,以了解实验中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挖掘科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资源;利用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开展课外拓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对象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习潜力生是指智能正常,因自身原因(主要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目标等)造成学习上暂时落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小学  相似文献   
5.
周秩榆 《科教文汇》2013,(6):21-21,37
根据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挖掘科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资源;利用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开展课外拓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对象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6.
激励教育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鼓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迈进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策略.小学生身心处于发展中,可塑性极强,只要教育方法恰当,就能充分挖掘其潜能,并能直接影响到后续阶段的教育或一生的发展.一线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教育.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直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次实验意在探讨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性,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