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国当代小说家柯德威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在修改中领悟写作奥秘,在修改中锤炼文字功夫。那么,如何修改作文呢?总结起来说要做到“七查”、“五看”。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有三种方法:浏览、精读、略读。精读又叫细读,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咬文嚼字。二、把握语境。三、领悟“韵外之致”。其中“咬文嚼字”的能力是把握文学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模式是一个课堂改进、优化、升华的参照,在不断建模—出模—再建模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效课堂,无疑是课堂文化的高层境界。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只是把学生当作"人力"而不是"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出品格健全、个性十足、发展全面的学生。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产生了很多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其中"上海青浦教学模式"、"江苏洋思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品质的雕琢,其根本是行为学意义上的细节。行为学中的细节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1、奶奶该用哪只碗.从知道奶奶该用什么碗吃饭,细化自己的情感,是人生中很有价值的自我教育!2、共有多少台阶。“台阶”问题让同学从注意脚下的楼梯开始,去寻找一个生动多彩的世界!3、搬石头.由搬石头引伸到学习,步入良性循环,解决做人的意志和教力。4、割桌子。告诉学生要打破惯性模式,在全方位思维中前进。5、杯子的价值。小小实验,提升了学生的人生境界.总之,人有了细节的雕琢,生命之乐章才会显得华美!  相似文献   
5.
周美荣 《物理教师》2004,25(1):26-26
在浮力的习题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常见的习题: 在木棒的下端绕上适量的铁丝,便能使它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将它露出水面的部分全部截去,余下部分将:(A)上浮一些.(B)下沉一些.(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D)无法判断. 答案大家都知道是(A)上浮一些,如果我们再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它仍会上升.将露出水面部分不断切去,整体就不断会上升,最终会怎样?有没有可能突然沉下去呢?(它下面可是铁丝)下面让我们共同推证一  相似文献   
6.
自话题作文进入中考,它在中考作文中的比率呈急剧上升趋势。话题作文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将是今后中考作文的主流。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