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8,29(1):12-13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内容取材多源于课本,源于生活实践,以中学物理主干知识为主.非主干知识一样可以承担起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任务,我们复习时不应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2.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8,29(7):58-59
经过观察、积累、思考,本人以为解题目的在于从大量的解题实践中获得基本的知识、能力,提炼思想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学习与实践;解题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身的认知水平基础之上,依靠自己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平时的锻炼来获得.问题是我们许多教师对以下现象视而不见:许多学生做完题后,往往一交了事,不回顾总结,因此,尽管做了不少题,仍是做一个只会一个,题目稍加变化就无从下手,只会就题解题;一味追求解题数量,忽视解题质量,解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种机械解题方法对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极大地妨碍着解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7,28(8):2-33
碰撞模型在中学物理中的地位较重要,这方面的试题能够体现动力学,功能、动量、冲量等主干知识,也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编制出了大量设问巧、立意新的试题,但其中也有些瑕疵,还没有被发现,一再出现在模拟试卷中.今试着指出其中一二,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7,28(10):60-61
高考试题要求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不少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命题范例.该题的测试目标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作图能力.笔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是根据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7题推陈出新的一道好题.下面将这两道题对比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热电联产的发展特点、优越性、对改善环境的贡献阐述了热电联产对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式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组成的班级,是与单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特殊授课形式。传统的复式班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动”“静”相交替的教学形式。所谓“动”就是教师讲授新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学活动。所谓“静”就是教师在为一个年级讲课的同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