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诗经》中“所”字共出现51次,其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作名词;一类是与动词等成分结合,形成“所+V”结构。它已涉及到古代汉语中“所”字的各个主要用法。考察《诗经》“所”字的用法可知:1、《诗经》语言丰富生动,其语法体系亦较为完善;2、《诗经》的创作时代,古汉语语法已走出了原始时期,正在由简单、概括阶段向分工更精细、结构更严密、更成熟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这一特殊音读现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探讨中古喻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音韵学素以难学难教著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韵学的兴趣,是当前音韵学教师无法逃避的挑战.通过学生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韵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t■‘、■(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是由t■或t■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5.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 和t(s)、 t(s)'、(s)(知三章组) 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 (t(s)系) 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6.
中古知三、章组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湘方言的读音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三、章组声母读音在湘方言历史上经过了极剧烈的变化,在现代湘方言中表现复杂。现代湘方言三.这几个古声母的读音有舌尖中音(t组)、舌面前音(tG组t组)、舌尖后音(ts组)、舌尖前音(ts组)、舌根音(k组)、舌叶音(t∫组)、等。前四种读音在湘方言区成块状分布:舌尖中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中部;舌面前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西部和南部;舌尖后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东部;舌尖前音主要分布湘方言区的北部和邵阳部分地区。后三种读音分布于个别方言点。  相似文献   
7.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s、ts‘、s(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s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