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追求简洁,突出意象,时空自由;会意性强,分析性弱,且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绘画效果。然而,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模式差异,中国古典诗词大致属于常规性语言范畴,而意象派诗歌基本属于变异性语言范畴。  相似文献   
2.
关于《威尼斯商人》性质问题,历来意见多有分歧,剧中人物形象也随着演员立场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十八世纪早期,夏洛克是由丑角扮演的逗人笑的角色;1741年麦克林扮演的夏洛克是一个大恶棍;1814年爱德蒙·克伊安把夏洛克演成了一位强烈要求复仇的硬好汉。《威尼斯商人》在中国一般是作为喜剧上演的,但笔者认为,它的主题决非喜剧的概念所能涵盖。它是一部展示了英国大转折、大动荡时期的社会问题剧,既正剧。正剧这一概念,是由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意大利著名剧作家瓜里尼明确提出的。当时瓜  相似文献   
3.
意象派是在伦敦形成的众多新诗流派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派别。作为现代派之一,其文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呈现的客观性;语言的简洁性;节奏的音乐性。该派以对诗歌的独到见解和卓越实践开一代诗风,影响及于整个英美现代文坛。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在中国定位为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而不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在中国,虽然英语的地位在飞速上升,但远没有达到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程度,特别是在经济相对滞后地区(如河南省),英语习得者与英语国家人士直接对话而习得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坚实的后盾,“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5.
谈英语诗歌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观点出发,结合文体学在英语诗歌解读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英语诗歌欣赏的不同模式,指出英语诗歌的解读应该聚焦于诗歌文本,从语音、语义、语法层面寻找诗歌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叙事学意义。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是该文本的显著特色,使文本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作者的意图、心理人物与功能人物以及文本的社会意义等均可从叙述视角中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诗歌欣赏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名家译例,汉诗叠字英译可遵循如下几种基本思路:以叠字译叠字;以头韵词译叠字;以腹韵词译叠字;以音似词译叠字  相似文献   
8.
庞德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一种可扩展到每个细节的内在特质,就像枫树或橡树,它们内在的筋脉可延伸至树的每一部分;孔子的理论在自然与文化两方面都具有普遍性.庞德把孔子思想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法则,并称该法则为"一个原则文本"."一个原则文本"和表意方法反映了庞德将孔子哲学转换为孔子诗学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