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改革对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要进行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具体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这件事,我就芒刺在背,就像是二十五只老鼠入胸——百爪挠心,后悔不已。那一天,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大眼睛,小鼻子,还有一个大脑袋。他笑嘻嘻地望着我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我叫孙小龙,请大家多多关照,多多帮助。”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把他迎进教室  相似文献   
3.
孙起孟(1911~2010),安徽省休宁县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抱有教育救国的理想和信念,进入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1936年又应黄炎培之邀,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从此走上了职业教育的道路,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教育生涯中,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现有的学科课程就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来自国内外的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纷纷对生命教育课程开发进行各自的研究和探索。需要探索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明确生命教育课程定位与不同学段课程学习侧重点,构建层次化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为设计出一套科学规范、结构合理和优质高效的生命教育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强调了可持续经营对世界森林发展的重要性及建立可持续经营标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长凤 《时代教育》2010,(9):233-233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教育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要做到:以师爱面对学生;说一不二、公平、公正;幽默课内外;不高高在上,学会自责等。  相似文献   
7.
预热是木材干燥的重要环节,它对减少干燥缺陷、缩短干燥时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预热时间不够,容易引起干燥过程中锯材发生开裂现象,并延长干燥时间。若预热过头,则又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仅依据板材厚度来确定预热时间,而不考虑预热温度、木材含水率、树种的影响,这既不科学,又可能引起干燥质量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所以科学、合理的确定预热时间,可以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大量的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木材的预热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实验方法对运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将试验数据与经验预热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影响木材预热时间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视导是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指导的关键工作,区域以数据为切入口,选择房山区作为案例重点解析,开展创新性高中视导,探索大数据循证支持下的教学、教研、管理视导转型工作,在聚焦区域大数据应用的学科诊断、关注校本大数据应用的学科建设、强化生本大数据应用的学生指导等方面凸显了视导转型的新思路,这种新尝试为开展区域教育数字化治理提供了经验,也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开展视导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应有利于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历史教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呢?笔者试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阶段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部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不过是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就业难的体现点也不相同.总的来说,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这个劳动力市场并不稳定.考虑到大学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采取措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有的国家还采取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