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木棉Bombax malabaricum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木棉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周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木棉导管分子中还存在着特殊的样式,对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成人函授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成人课堂教育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水平;教师是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具有高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强、对学生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适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培养更为职业化且特色鲜明的中学教师,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构,该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的改革:创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育科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增设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生物教师技能系列模块课程和以服务中学为目标的选修课程;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课程中;设立全程渗透的教育实践,增加生态学实习;改变单一的教师队伍构成,吸纳教育学专家和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4.
用冷冻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莲雾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莲雾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同时表现出许多中生形态.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上表皮角质膜一般较下表皮角质膜厚2μm.叶肉组织发达,其间分布有不规则形状晶体.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组成.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1:3.主脉发达,有由木纤维和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柬鞘,具周生韧皮部.这些特征与其喜高温喜湿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必然选择。《植物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学习方法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教学成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作者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讨论与交流、案例讲解、答疑和点评、总结与强调、论文评阅等步骤精心设计了研究性教学过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CaCl2对百合切花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以1%的CaCl2+10%的蔗糖混合而成的溶液作为保鲜液,对百合切花进行瓶插实验,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CaCl2+蔗糖的保鲜液瓶插百合切花,可以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减少溶质外渗,维持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切花瓶插期的观赏品质,从而使切花的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2.4d.  相似文献   
7.
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白木香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白木香导管分子中还存在着特殊的样式,对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加强植物学的实验改革,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可提高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充分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木材制片法,结合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对番石榴2个品种(土种、珍珠)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导管细胞均为具单穿孔板的孔纹导管;2、总体上可分为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无尾3种类型的导管;3、土种、珍珠2个品种番石榴导管细胞平均长度分别为959.67±203.01μm、861.95±167.49μm,平均直径分别为210.54±64.72μm、192.59±57.97μm.番石榴不同品种导管细胞形态差异与其生长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等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近几年,我们根据师范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实际,对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做了如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