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刑事和解程序设计之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司法和谐,刑事和解有提倡之必要。通过对刑事和解程序的实然分析,探讨了和解前提、和解原则、和解主持、和解启动、和解运作、和解履行、和解监督及和解反悔等刑事和解之应然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道题出得不好,有人说这道题构思巧妙,老师们寻找巧题、难题,进行大运动量的“练兵”,有人说这不是好现象,有人说这是好风气。真是扑朔迷离,亦是亦非,令人困惑,难怪彭洪老师感到茫然。我想这些争议是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教育观念的反映,在新旧教育体制转换时期,把升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道数学试题引起的争议,至少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许多教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的教育思想还不够端正。这个学校以均分0.4分之差,失去数学冠军的宝座,为了防止“重蹈覆辙”,老师们今年就“大量地刻印此类练习题给学生反复训练”,说明分数在我们老师的心目中的“魅力”之大;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为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与契约理论;其案件类型不应仅限于轻微刑事案件、未成年犯罪案件及交通肇事案件等;应从和解前提、和解原则、和解主持、和解启动、和解运作、和解履行、和解监督及和解反悔等角度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
5.
高中教材《解析几何》给出了转轴公式c?S吕In一奋,6 ino g,eo‘0(I)已口O口.口.口r劣劣 这一公式也可以用下面的复数形式来表示 劣 91 =(x, 犷,i)(eoso ioino)。(!) 如果把公式(I)转化成公式(l)去解决某些代数间题,会产生妙解,有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兹举例说明。 例1在数列{a。}和{b:}中,女:==1, ._。一(口.== a._:eoso一b。_、sino 二一’一LO,=a一5 InU b。一,cos6求数列{a。}和{b。}的通项公式。 解设考.二a‘: b二f,g=eoso ioine,由已知条件并根据(I)、(I)可得 之。=之,一q-:.数列{劣。}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2.=z:口卜笼,…  相似文献   
6.
数学题集锦     
一、中国科技大学附中章鸿来稿题:k为何值时,直线l:y-1=k(x-1)垂直平分抛物经y~2=x的弦?(1987年合肥市高三抽样考试第七题) 参考解答利用弦与抛物线必有两个交点从而△>0来确定k的取值范围;《数学通报》1979年第10期也有这题,利用参数t的几何意义,t_1t_2<0确定k的取值范围;这里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这是一重要方法),再给出解法如下。解设 AB是和l垂直且被其平分的弦,  相似文献   
7.
<正>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新结果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作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结论。如三角形是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