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历史是时间、空间和人物的有机组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事随境迁,只有配合一定的空间观才能感知正确完整的历史知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该观点透彻地说明了历史与地理的联系,即了解历史事实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驰骋半个世纪。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是中国封建官僚主义与西方思潮撞击下一个悲哀的产物,却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和外交近代化道路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近代史上罕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改革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这一切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更加突出。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