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益冲突及其调节,并日益凸显一种与“他者”“共生”的共同体伦理精神。今天的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多元共存,差异共生;核心价值是利益共享。“互让←→共享”机制的合理性正根于一种“共在”境域中的利他主义伦理情结,表达了个体与“他者”如何“共生”的生存论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中国,核心任务是构建和优化“互让←→共享”的道德调节与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
"分"是道家政治哲学的主要范畴,在道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之维中大抵经历了"名分"、"性分"与"职分"的嬗变."名分"论的核心是君臣上下率性自然,各安其"名",各守其"分";"性分"论侧重于尊重万物与人的个体性,强调在对个体自性的满足中实现"自为自治";吸收合并了儒、法诸家思想的"职分"论则是君臣异"分"的政治职能观、君民悬命的政治主张和"守分如常"的政治共同体思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西文化都有着深厚的人本传统,核心是“使人成为人”。教育中的“人本”模式是与工具主义模式相对应的,它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生活方式为培育目标,核心是让大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困境源于“成人”与“成才”的悖谬,其化解之途在于树立“人本”教育理念,贯彻“人本”教育原则,运用“人本”教育方法,实施“人本”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出台"国家安全教育计划"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动因,其中中国因素尤为突出。"国家安全教育计划"的9个项目围绕关键语言文化、地区研究人才培养展开,都与中国有关。因此,美国"国家安全教育计划"实施20多年来,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而且对我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儒家建构了一个德、刑、礼三位一体的治道模式。德治强调逻辑是一个上行下效的价值导向过程,奠基于生态感应论的理论预设之上;法治强调构建强制性的他律体系,逻辑上落实于"惩于已然之后"的追溯机制,其生态合理性是一种生存论上的"共生法则";礼治之运作图式乃内修其本、外齐以礼的双向互动过程,其"原生态"土壤是"礼本于自然"。  相似文献   
6.
道家的"道"既是"无",也是"有":"无"就其体言,谓体虚不实;"有"就其"在"言,谓确有"道""在"。但"道"或"无"作为一形而上的"存在",恰恰"在"于并且仅"在"于形而下的有形有名的物象之中。故"道"之"体"乃"无体之体",其"体"之显恰在于使万物通过"无"而成体;"道"之"用"乃"无用之用",其"用"之征亦在于使一切用成其为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道家之"道"的真正意涵一直众说纷纭。"道"本身的模糊性和解释视角的多样化不仅带来理解的歧异,而且还引发意识形态的纠缠。其实,"道"作为道家形上之思的突出表征,乃在其为我们敞开了一个超越一切"有限"而又不离一切"有限"的"自然世界"。"道"物不二,天人本一,道家"道"的形上学不是一种本体论兴趣的形上学,而是一种生存论兴趣的形上学,一种实践论兴趣的形上学。  相似文献   
8.
道家世界的"自然"图景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指"道性自然",涵摄"自然生成论"与"自然本体论"双重意蕴;二是指"物性自然",即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三是指"人的自然",即方法论与境界论意义上的"自然"。但"自然"并非一高居于"道"之上的范畴,"道法自然"表达的基本意蕴是"道"作为最高范畴已无别的效法者。作为具有深刻根源性意义的哲学形上学建构,"自然"落实到人生和政治上即"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9.
由于"道"的不可认知、不可逻辑把握的特征,与西方的知性形而上学凭借万能的理性并在一种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中来探索本体的进路不同,道家是用一种悟性形而上学来切入"道"的本体的。一方面,庄子提出了"睹道"与"闻道"两种直觉思维的基本方式,使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达到对"道"的哲学观照和直觉体认,并代表一种反观内通的进路;另一方面,在通常被认为是庄子"相对主义"最集中表现的地方,亦涌动着庄子深刻的思辨意涵。  相似文献   
10.
道家人性论的本质是以"德"释"性",而以"得道"为"德",凸显出"自然德性论"之于"仁义德性论"的超越意蕴。这种超越在老子那里表现为对"仁义礼智"的解构和对真朴之"德"的复归,而庄子则以"天性"进一步表现出反知反人文的倾向,而导之于逍遥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