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物与环境     
本着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期课改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对学生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科学培养;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塑造;加强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以引导。一、提高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创造力的起点在于观察力,创造是从观察开始的。如果说: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他就能在参观、看演示、做实验或日常生活中发现直观材料的本质特征;并通过比较、对比、想象、推理等各种方式,对所展示的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达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满足三个维度,其中第三维目标(又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下简称情感目标)教师们普遍认为难以预设和具体把握,或者说是颇感“迷茫”。作为教研员,笔者担任本区的中学生命科学教学比赛的指导。其中“神经调节”一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的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反射活动。其中教学重点是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的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历经多次课堂观摩、反思、改进,对其中情感目标的内容预设和课堂落实中的一些共性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