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生管理方式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利益结构也逐步地向多样化发展,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呈现出鲜明的务实性特征,就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对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些新想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教学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指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树立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观。高校为保障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转变教学管理职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构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具有信息化理念、方法与手段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设立创新学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为激励学生获取“创新学分”,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保障体系,创新学分管理系统正是创新学分申报、认定与反馈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手段。它的设计既需确保管理流程规范、严谨,又要理顺师、生、院、班各层参与者的职责分工,更应做好与已有信息系统的衔接匹配。  相似文献   
4.
唐永升  顾嘉 《文教资料》2011,(31):195-196
创新学分制是对我国高校现行学分制的完善和补充。如何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更好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创新学分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新学分实施情况为切入点,对实施创新学分制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创新学分制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方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设立"创新学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为激励学生获取"创新学分",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保障体系,"创新学分管理系统"正是"创新学分"申报、认定与反馈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手段。它的设计既需确保管理流程规范、严谨,又要理顺教师、学生、学院、班级各方参与者的职责分工,更应做好与已有信息系统的衔接匹配。  相似文献   
7.
张航  唐永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287+286-287,286
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较好的实现教学的计划、组织功能,但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乏善可陈。因此应在现有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备课管理、教研活动管理和课程教学管理等新的功能模块,以更好的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人才。高校要紧紧把握这一战略契机,要在专业遴选、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诸多方面构建起一整套能有效保障"卓越计划"实施的体系,统筹人才培养各领域的诸多关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各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方法和规律,努力造就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从质量标准建设、监控队伍建设、过程监控制度建设、信息反馈环节建设、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等五方面,系统阐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组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