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法治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历史对法制建设的重要借鉴作用,并针贬时弊,对当前法制方面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与批判,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廉政与法制建设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度在礼法之争的最后关键时刻,毅然支持法理派沈家本制订的新刑法,并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主义法律思想。认为家族主义及其法律是造成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以家族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清朝旧刑律与立宪宗旨不符:沈氏的新刑律依据国家主义,符合宪政精神,应予通过。杨度的国家主义法律思想具有冲击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步作用。这是他君主立宪政治主张和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在法律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刑法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辩证法所制定的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的“两手抓”战略方针;二是为贯彻该方针所提出的一系列原则、方法、主张,以正确处理专政与民主、多数与少数、打击与保障、惩罚与教育、打击与挽救、破旧与立新、宽与严、重与轻、罪与非罪、专门机关的工作与发动群众等方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多采、颇具魅力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4.
“五权宪法”思想乃是孙中山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包括五权宪法本身,还包括实现五权宪法的途径──权能分治、实施五权宪法的保障──四大民权。在五权宪法、权能分治、四大民权三者之中,四大民权是核心,是联系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的纽带。由于五权宪法主观空想的色彩,使之难以实行;但仍不失为孙中山拯救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三民主义纲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法律思想极富革命气息,具有中西合璧色彩、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爱国精神。他率先提出政党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和“主权在民”的重要原则,创立了完备的“五权宪法”理论,首倡对外“开放主义”,坚持用法律手段维护中国主权等等。孙中山法律思想的这些特点和成就,使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出世前最先进的法律思想,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董必武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立法应以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民主权利为指导,他的“依法办事”包含了社会主义法制十六字方针的基本要求。董老的法制思想代表了“文革”前我党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和思想家。关于他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学术界阐述不少,唯其反满思想迄今未见专文论及。本文拟就洪仁玕反满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等问题略作论述,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一翻开洪仁玕的《诛妖檄文》、《英杰归真》、《军次实录》、《干王洪宝制》、《资政新篇》等著作,其间强烈的“反满”民族意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明公书判清明集》提供的材料为主,对南宋封建法制败坏的种种表现诸如吏治败坏、冤狱泛滥,官员昏庸、胥吏枉法、刑用重典、刑罚残酷等作了解剖;并对产生的原因,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不求进取、苟且偷安,宗室繁衍、横行霸道,地方豪横、无恶不作,加上宋王朝对于宗室、贪官污吏、豪横惩处不力等方面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是邓小平以法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其要点有二:一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制度问题,为此他主张要克服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影响,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的原则;按“四化”标准选择接班人进领导班子,实行退休制度,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强集体领导。二是解决制度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民主制度和法制,以避免“文革”之类的悲剧重演,保证依法治国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杨度参与洪宪、丁已复辟及其思想根源,作一初步探讨.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末,袁的御用造法机构“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将其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