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其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研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内涵与论域界定上存在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特征未能完整地揭示出来,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逻辑结构的考察,未能释放出思想政治教育"内中介"的研究空间,总体上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研究应该实现从"外中介"到"内中介"转向,更加关注内中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不朽》中精心营造了三重世界:虚幻世界、镜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从而呈现了世人对于不朽的各种追求,指明了人类的存在本质。并通过阿涅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世人指明了一条走向"自我存在"的道路,唤醒了人类对自身历史发展的反省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创建和管理可见性成为传播参与者的重要诉求,为研究者重新审视传播可见性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契机“。传播可见性”作为一种与“信息传递”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将传播理解为行动者让自己选择的形象、行为和知识对他者(或公众)可见的社会过程。文章从既有文献中梳理出两条理论线索:一是源于人际传播研究传统的“交往范式”,从微观层面考察可见性如何强化或疏离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二是源于大众传播研究传统的“展演范式”,宏观地审视可见性资源竞争背后的权力关系。文章最后以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为例,尝试将两种范式加以综合,应用于经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