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本校的学科优势、行业特色和地方产业资源,探索构建了"内涵式"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初步建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优势明显、社会评价较高的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根据教学改革思路,从基础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仿真训练、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对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立体化建设体系,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实施中的过程规范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任务书的编写、合理搭配分组、丰富设计手段、合理指导学生、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环节的过程规范化,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全方位认识和深刻理解电力电子技术.实践表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对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列课程立体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系列课程的立体化建设,旨在加强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在理论教学内容和工程能力训练上保持较强的连续性,使各门课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践表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列课程立体化建设为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特点,分析理论教学中的难点,并总结如何通过密切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