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人创作笔记的动因主要是娱乐、补史、戒世、书愤、志博学、广见闻以及备忘等,这与宋人的时代精神、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广记资讲话”是宋初承唐而来的笔记创作动因之一,但宋人笔记的娱乐性从唐代笔记更多用以娱人而转向自娱.在宋人眼中,补史功能高于助闲谈的娱乐功能,这源于他们注重理性、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宋人希望笔记创作能够有用于世,起到劝诫作用,同时读者也将是否能够有益教化作为品评标准之一.宋人借笔记以书愤,内容可分为一己之愤与家国之恨.宋人以博学相尚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创作笔记以志博学、广见闻.宋人笔记皆非一时一地所作,随手记录时自然有备忘之用,且最后编辑成书也有备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微博这一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2010-2012年国内关于微博的教育应用成果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微博教育应用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翻转课堂课下教学系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课下传递的知识应该重点设计事实、概念、程序等要素;同时,学习策略和学习绩效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课上知识才能在课下得到进一步内化,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连环计》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汉家江山的正统思想、君臣道义思想、“立功”“立名”思想、崇尚智慧(勇武)的思想、爱美的思想、宿命的宗教迷信思想。明人王济的改写本传奇《连环记》与之相较,在基本主题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两剧变化的背后有深层的历史背景、时代文化特色和文人创作心态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关键词,利用共词分析法分析研究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12年之前的相关文献,发现此类主题的研究共有整合中的教与学理论、教育技术在整合中的应用、整合资源建设、关注整合中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等6大类。从类团关系图和战略坐标图可以看出当前的核心研究领域集中在教与学理论、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教师培训、学习者研究、教学资源的研究略显薄弱,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力度,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对《明皇幸蜀图》的记载,被历代论此画者引以证明《明皇幸蜀图》与《摘瓜图》实为同一作品,但此条记载本身有一些不确之处,将作者“李昭道”误作“李思训”,将藏者“赵仲忽”误为“汝南郡王”等。同时,一般学者皆认为《明皇幸蜀图》即李昭道的《摘瓜图》,但论证过程略显不足,一般都是以叶梦得此条记载为据,但却往往省去叶梦得“或讳之为《摘瓜图》”后面这句“而议者疑”,其实有更多史料可补充论证此二者确为一图。  相似文献   
7.
微博这一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2010—2012年国内关于微博的教育应用成果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恩。对微博教育应用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