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王蒙的西部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蒙以新疆生活为题材为背景的西部小说,在其全部小说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作家在新疆16年生活体验的学硕果,不仅有着重要的艺术开拓意义和创新价值,更是记载中国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心灵史的本。本从社会意义、人物形象、化内涵、艺术探索和心灵历程等五个方面,对这批西部小说作了比较深入的论析。  相似文献   
2.
溅落调整期(1987──1991)1986年7月,王蒙出任文化部长。这既是王蒙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同时又是他文学道路上经过几年持续探索喷发后,出现的一个短暂的溅落调整期的开始。从1987年到1991年,王蒙的文学创作活动呈现出逐渐衰减状态,作品明显少了,尤其是大部头的有份量的作品比较少见,他的作品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引起广泛注意并受到追踪。因此有的评论家就曾不无惋惜地断言,王蒙最好的创作时期已经过去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王蒙担任了领导职务后,工作紧张,缺乏比较集中的时间进行创作。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角度,按照由新疆起步并走上全国文坛、在新边长期留驻和来新征作短期访问等三种类型,对建国后与新疆有密切关系的汉语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指出,新疆汉语作家及其作品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论文还分析了新疆在发展文学事业上的历史、地缘和文化上的诸多优势,强调了加强内地与边疆文化双向交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闻捷的诗歌创作道路入手,分析了其代表作《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对新边塞诗形成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 在中国新诗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诗体形式当中,格律诗和自由诗无异是两个典型,分别处于整齐统一和变化多样的对立的两极。朱自清先生曾把新诗的第一个十年概括为“自由派”、“格律派”和“象征派”三派鼎立。当然他主要是从文学思潮和流派的角度作出这样的划分的,其中“象征派”本身并不是诗体形式,因此作为诗体形式的两  相似文献   
6.
《恋爱的季节》(下称《季节》)是王蒙近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作家以激越、潇洒而又不无调侃、反讽的笔调,抒写了五十年代建国初期,北京市一群青年团干部的生活和婚恋故事,透露出作家对那个如歌如诗却又不乏狂热与虚妄的时代的眷恋和反思,从而由一个有力的角度,对五十年代的历史作了一次成功的重写。小说虽是王蒙计划中的五部系列长篇的第一部,但是读者已经感到呼呼的风声,起于青萍之末的时代风声;看到频频的闪光,预示着历史大雷雨的来临。一场无法预卜的、五光十色的人生戏剧已经拉开了帷幕。对照王蒙以往的小说创作,特别…  相似文献   
7.
王蒙是我国新时期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在新疆的生活经历,使他实现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拐点,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文艺观,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帮助他形成健康、成熟、开朗、宽容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王蒙文学创作的总貌,为作家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而奠定了雄厚的思想、艺术和生活基础。但是,王蒙与新疆之间其实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新疆既有大恩于王蒙,王蒙也有力地馈赠回报了新疆。王蒙对新疆文学至少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即王蒙对新疆文学界的精神引领意义、王蒙新疆题材文学作品的经典意义、王蒙深入新疆底层生活的表率意义、王蒙吸收融汇多元文化的启示意义以及王蒙传播新疆文化的桥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朔和刘白羽,是当代文学中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两位散文大家。本文试图运用被马克思称之为“理解现象的钥匙”的比较观点,对两位作家的艺术风格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把他们的创作个性区别得更鲜明一些,并从中探讨有关艺术风格的某些理论问题。 (一) 杨朔和刘白羽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实践,有许多相似之处。杨朔生于1913年,刘白羽生于1916年,年龄十分接近。两人都在抗战初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并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人曾长期生活在部队中间。抗美援朝期间,又都多次到前线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史,普遍存在着整体性的缺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是一种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域文学,特色鲜明,在文学史上有着典型意义。文章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缘起、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写作体例、思路与方法等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看法。  相似文献   
10.
姚雪垠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运用多种手法成功地进行了艺术虚构;作家同时也取得一系列进行艺术虚构的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借鉴;而这一切又得力于老作家所拥有的经过长期积累的诸多创作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