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听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近几年来,高考中英语听力部分已达30分,占试卷总分的1/5,因此必须重视听力学习。但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听力水平普遍较低,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因而应对策略也应灵活多变。一、高中生英语听力存在的困难1.语言上的困难。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困难是语言上的困难,如语言、语法、词汇及综合理解等。语言方面,农村学生由于受方言的影响,缺乏一定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探讨》03年第一期发表了笔“解浮力问题的技巧”一后,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多位学生的来信,他们期望更多地获得攻克浮力难关的方法与技巧。现承上续写几例,以飨读。  相似文献   
3.
在解题过程中应注重"三思",即解前深思、解中多思、解后反思。而学生在解答某些问题时,却往往忽视了这些过程,其结果不是解题失误,就是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针对每一过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读诗,尤其是读古诗,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万般感受,千种体会,可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种感觉。如果我们能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从诗歌提供的信息中,理解诗人,理解诗歌,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或许能让我们豁然开朗。一、从题目入手。解读其中的信息"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切人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是用来  相似文献   
5.
题目如下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为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它们与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木块分别以初速度v0,2v0,3v0,…,nv0同时运动,v0方向向右.设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的速度匀速前进,试求:  相似文献   
6.
试卷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纠正错误、扬长避短、巩固双基、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好试卷讲评课,笔者认为应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7.
题1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优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8.
1.一物升,一物降,升降高度相同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M〉m)的物体A和B.通过轻绳跨过滑轮相连.不计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开始时A物体离地的高度为h,B物体离地竖直悬挂,用手托住A物体,A、B两物体均静止.撤去手后,求:  相似文献   
9.
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可以有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如图1中的甲、乙所示.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两种电路的实验结果均存在着系统误差.那么,如何分析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呢?两种电路中哪种相对误差较小呢?又如何改进实验电路,使得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变小呢?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作出较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两个物体A、B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一定有相对位移,这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A不脱离(或脱离)B时,B的最小长度或A在B上留下的痕迹长度等相关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较多,但如果运用v-t图像求解,则可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思路更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