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当前提高山区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分析农村小学 ,特别是山区学校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 ,通过“普九” ,学校条件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与城镇学校相比 ,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教师仍然显得十分薄弱。义务教育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涵义是其公平性 ,我们不能因为教育条件的简陋 ,使得山区孩子们的智能潜力得不到早期训练而荒芜。这对于国家和受教育者来说 ,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或者说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一种侵害甚或是剥夺 !为此 ,必须采取可行措施 ,为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公平的条件。事实已经证明 ,分散教学不具备这种条件 ,也不…  相似文献   
2.
课本将《孔雀东南飞》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中的“徘徊”释为“犹豫不决”,这是不妥当的。请先看辞书的解释与古人的用例:《辞源》:“往返回旋貌”:《辞海》:“亦作‘徘徊’、‘裴回’.来回地行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回地走”.《荀子·礼论》:“则必徘徊焉,呜号焉”.并附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再有《文选·风赋》:“徘徊于桂椒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史记·吕太后纪》:“欲为乱,殿门佛得入,徘徊往来”;陶潜《饮酒诗》“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以上用  相似文献   
3.
对《郩之战》“何施之为”一句,教材注释有如下几种:84年版:[奉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要报答什么呢?则,即、就是。“何……之为”是古代常用的反问句式。何,宾语。之,助词。为,语气词。 87年版:秦国就是无礼,算是什么恩惠呢?“何……之……”是固定结构,何施,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为,算是。 90年版: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再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