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我好像从小就有严重的“分离情结”,我害怕分离,这种情绪体现在和好朋友身上,尤为严重。我害怕和好朋友分开之后,他们有了比我更重要的朋友,我总是固执地停留在原地,沉溺在回忆里。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不敢想象分离,也许和我的念旧有关。后来,我发现这变成了一种奇怪的情绪:我希望我的好朋友把我也当作是同样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课前互动当我依次将图片呈现给学生,"父母要求自己去学习,不要再玩手机""天气凉了,别人问你有没有穿秋裤"……学生们在讲台下,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出声来。"看到这些,大家最想回应对方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我想和父母说,你自己都在玩手机,为什么要我去学习?"另一个同学说道:"对呀,为什么天气凉我就要穿秋裤,我又不怕冷。"接着又有几位同学发言。  相似文献   
3.
<正>亲子沟通中,一些常见的行为和回应方式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影响双方的关系,进而导致沟通效果不理想。留意这些挫败行为,拔掉沟通中让人不适的刺,能够有效改善亲子关系,让沟通更顺畅,更有效。沟通现场:孩子:烦死了,测验又没考好,蛮简单的选择题,明明会的,粗心选错了答案。家长:不是早就和你说了,让你认真检查,好好复习,你就不听。赶快吃饭,吃完了早点进屋做作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