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僧侣是清代一个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群体。有清一代,僧侣最多时有近百万。百万之众的僧侣也像其它群体一样,鱼龙混杂,内部自然分为草根和精英两大阶层。嘉庆《刑科题本》中的涉案僧侣绝大部分是草根僧侣,透过他们的供词,今人可以了解到这些草根僧侣在清代的基本生活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当时人对其的普遍态度。  相似文献   
2.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的表演元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教育符合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整体素质。运用教育戏剧创设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运用教育戏剧进行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运用教育戏剧打破课堂边界能够推动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和为贵“与“非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历代王朝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与各国在天朝礼治的和谐气氛中“共享太平之福“。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应坚持和发扬传统,从经济的“大“走向文化的“大“。  相似文献   
4.
姐妹神灵属于成仙者为姊妹的女性神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女性神灵集合。山右姐妹神信仰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和东南地区,以娥皇女英、冲惠冲淑二仙和岱眉三姐妹为代表。娥皇女英神庙集中在晋南临汾的羊獬、历山、万安一带,以接姑姑迎娘娘为主要民俗活动;冲惠冲淑是晋东南特有的地方神祇,在长治、晋城及邻近的河南省焦作、新乡等地极为流行,民俗活动以传说中二仙姥姥村唐王岭和其他亲戚村落搬迁二仙神像的“十转赛”为主;岱眉三姐妹是干姐妹,主要流布于黄河两岸的山西垣曲县与河南渑池县,是新时期民间传说中被嫁接的跨区域结拜姐妹神,信仰活动以岱眉回娘家的跨村落仪式为主。姐妹神庙以家族内部的平辈女性关系为主要表现特征,神亲联盟也以女性娘家亲属为中心。民间传说中这些姐妹神祇之间带有浓重的世俗姐妹特征,其信仰流变、扩散以及叠加的过程中均有女性群体强烈的影响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晋东南长治、晋城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吹打乐组织,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文献中即以提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上党八音会在传统表演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上党八音会为例,研究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进行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同时为山西传统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转型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统"乡土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村落是研究明清社会的关节点。"无庙不成村"是明清以降华北农村的基本特点,是理解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发展变化的切入点。本文以清代山西泽州府为例,以田野调查所获碑刻和村志为基本史料,深入研究华北村落的发展及其与庙宇的关系,把实体存在的庙宇放入村落自身的时间和空间中去认识,并尝试揭示其与村落历史发展、空间环境、社群宗族以及自然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为贵"与"非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历代王朝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与各国在天朝礼治的和谐气氛中"共享太平之福"。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应坚持和发扬传统,从经济的"大"走向文化的"大"。  相似文献   
8.
蒲津桥所在的河东地区既有本小利大的盐业资源,又有利于粮食生产的肥沃土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经济富裕之地。开元年间,唐政府投巨资在蒲津渡修建了当时黄河上惟一的一座固定式浮桥。这座铁桥的建成使得唐政府能够把河东丰富的物产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其统治中心长安城。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