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姚登宝 《培训与研究》2007,24(6):133-134,F0003
从辩证思辨的视角,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文章对目前译界两种众说纷纭的理论流派逐一透视,并分析其利弊得失,认为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和阐释力,同时也存在理论偏向(见)和理论缺陷。提出翻译研究必须坚持翻译的本体,以源语言及文本为基础、为核心,突出译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兼顾作者/读者、源影译语、社会/文化及其它边缘性影响因素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金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可能。基于2012—2020年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及机制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长期驱动作用;结构效应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是主要驱动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在大规模企业、高信息披露质量企业、制造业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驱动作用更强;机制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两大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3.
负债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很多国家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而急剧膨胀的政府债务又制约着其经济增长态势。基于2000—2020年全球5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探讨不同规模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变化趋势;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家异质性,对于发达国家,当政府债务与GDP比值超过100%时,政府债务增加会抑制经济增长,相比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对政府债务的直接承受力更弱(60%);政府债务能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过高的政府债务会挤占私人投资,不利于物质资本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强化了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间的正相关性,使之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从整体上看,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更为明显。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疫情集中暴发阶段和疫情扩散阶段,美国对中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效应呈现增强趋势,而中国对美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效应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特点。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了美国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放大了新冠疫情对该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对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