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方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做”是分离的,学生在“做”上学得不够,很多学情没有真正地呈现出来,而教师的教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教与学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从写作的视角解读教材能够更敏感地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体裁样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特点,揣摩文字的妙处,品味语言的情感,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从写作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我会更多的从文章形式上的秘密着手。《莫高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