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息息相关,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总结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如下特点:总体水平从高一到高三呈“V”字型,其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习得性无助、人际关系不良、情绪障碍、适应障碍与各类行为问题。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可分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四个大类。并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从学校自身工作、家校合作与减轻社会相关影响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例,探讨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基础上的异同。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和行为表达,减少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降低杏仁核和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水平;而表达抑制虽然能够降低情绪行为,但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却会增强,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程度也会增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在遭遇极端负性事件时,表达抑制更可能作为保护性因素发生作用,有效维持人们的心理弹性。此外,提出进行无意识层面研究、发展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范围及注重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视角,将可能成为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障碍三类典型特征为例,探讨孤独症发生的生理机制和神经基础.前额叶、杏仁核、颞叶、梭状回、眶额皮层等脑区和镜像神经元结构多被认为与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发生有关;胼胝体等脑区体积、Broca区等脑区活动、MMN、P1、N1、P3、N4等脑电活动或能预测孤独症患者出现言语障碍;神经基底节、尾状核、扣带回等脑区活动在出现刻板行为方面可能发生作用.孤独症儿童某些脑区的发展滞后将致其他脑区活动增强,即存在补偿机制.此外,提出进行真实情境研究、发展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范围及注重补偿机制研究,将可能成为孤独症神经基础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