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财税与金融》是中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通过对中职《农村财税与金融》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四种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分析“八五”、“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在教材命名、教材体系、编审程序等方面之差异,力图使教材建设在体系创新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以适应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汀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中职学校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对接招生的涉农专业贯通试点为基础,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课程衔接原则和对策等问题为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力求反映当前我国涉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总体状况,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探索涉农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农业科技人才。然而由于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了其衔接的进程,在对当前的涉农专业中高职衔接已有的衔接模式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对涉农专业衔接贯通培养模式进行了剖析,为涉农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何针对岗位需要确立课程内容体系,采取何种模式有效地实施工学结合,真正实现与岗位需要对接,并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夯实基础,这对专业核心课程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应职岗位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培养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礼仪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入手,着重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内容的构建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50余年累计培养各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3万多名,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瞄准黑龙江省农业强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省内引领、全国示范”的建设目标。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三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院先后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及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相似文献   
7.
姜桂娟 《职教论坛》2005,(33):48-50
礼仪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入手,着重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内容的构建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监控和评估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完善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机制的要求。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教育质量认证为参照,着重探讨了基于ISO9000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开发程序和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采取"教学、生产、推广、研发"4方共建的方式,经过5个循环的实践检验与理论提升,创新了课程改革模式、学习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并将其上升到种植技术类课程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共性规律,对涉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有良好的示范借鉴价值,在省内外中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特定工种的专业性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也要着眼于培养普适性能力——关键能力,更便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较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专业职业技能与关键性能力的有机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的体现,是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