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夏时期存在大量的奴婢.其来源于四个方面:俘掠、买卖、获罪、债务.这些奴婢的法律地位低下,奴主对其有较大的处分权.西夏通过对奴婢的役使用于官私产业,诸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部门都有一部分由奴婢进行生产,尤其是农、牧业生产方面,奴仆劳动有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部分生产性奴婢成了西夏封建政权和剥削阶级增殖财富的工具.对奴婢制度的研究在一定方面亦反映出西夏封建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夏法律思想定型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盛律令》是现存最为完备的一部西夏法典。它形成于仁宗天盛年间,作为西夏时期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或集大成者,标志着西夏法规体系、法律价值体系、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形成风格等基本定型。在此背景下,西夏的法律思想也趋于成熟并巩固下来。律令所反映出来的法制观、价值观及伦理观与儒家的法律思想基本吻合。在法理、立法、执法、法律监督方面都反映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构成了西夏时期法律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学习和推行经学。西夏通过以官学推动经学,科举内容取材经学和引进、编撰典籍普及经学等举措来培养和造就贤才。西夏确立的以经学为内容的意识形态,一直影响和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制也毫不例外地受其影响。西夏的法制,不论是法律思想、法律制度,还是法律条文,都带有经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西夏对佛教道教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多方位的,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管理体系的完善、僧侣道士的法律保护、主要犯罪及刑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又细致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的规定,反映出西夏运用法律手段对宗教的扶持与利用,亦体现出西夏时期佛教道教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时西北大部为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朝所控.其境内的"丝绸之路"是伊斯兰教得以传入中国的重要路径.西夏王朝的建立对伊斯兰教在西北的传播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西夏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是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随着近年西夏文物的不断出土及公布,为我们提供了西夏时期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的新的实物和资料.  相似文献   
6.
回族民间商业文献涵盖了史籍中有关回族商业史文献、回族商业报刊资料文献、外国人士记录下的回族商业文献等。回族分散全国,很多地区存有回族民间商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本文以笔者的著作《天下回商》为例,探讨了回族民间商业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将回族民间商业文献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一些回族商号文献的保存情况。  相似文献   
7.
回族习惯法是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回族习惯法的现实意义及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等诸方面加以认真考察,会发现回族习惯法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对我们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无疑是一种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因为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着两个普遍现象:一是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差;二是国有企业的亏损、亏空及其财政补贴日益严重。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围绕企业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确定企业内部和外部配套改革的各项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需求已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才能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呢?那就是要在企业运行中的发展要素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决定这种上层建筑的,当然首先是经济基础。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以为只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才能决定法律模式的特色。必须看到自然、人环境时法律模式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构成西夏法律模式的化气候土壤不外四个方面:特殊的地域气候或自然环境;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国家组织管理的水利工程;与周边政权利益冲突的关系。这四综合地决定了西夏法律模式的性质特色。  相似文献   
10.
西夏法律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以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为例,其法律制度既大量吸收了秦汉、唐宋以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许多内容。同时,又针对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使其立法不囿于旧有律令,司法不囿于旧制,尚新务实,多所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