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属于近代中国前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繁多,内容错综复杂,给学生的复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根据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应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件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反映历史知识之间的普遍联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人物,单是中古史就有近300个,怎样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给予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呢?1.用生产力标准来考察历史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用生产力标准来考察、衡量其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政治、军事、文化活动诸方面。如果其社会实践活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推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给予肯定。反之,就应当批评甚至否定。像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灭了六国,统一中国,顺应了当时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趋势,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现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既巩固了统一,又有利于当时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则保障了北边的稳定,这一切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但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族诛”“连坐”,刑法严酷,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以致于百姓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群起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从这一方面看,他又是个暴君。由此可见,历史人物的活动具有多重性,评价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拿“焚书坑儒”这一措施来说,也是由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战国时出现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3.
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地、孤立地产生的。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直接联系或非本质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联系,既然它们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有必要去探求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把它应用到历史教学之中。实践证明,联系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高考历史复习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促进教师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胸有成竹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期前后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 ,迫切需要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不断拓展殖民地。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了其侵略的重要目标。此时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危机四伏。经济上落后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政治上腐败 ,军队涣散、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闭塞无知。这就在客观上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1 9世纪 4 0年代 ,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鸦片战争中…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如果我们重视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就能有效地分析历史问题,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驾轻就熟地迎接高考。下面我就结合历史试题说明历史概念在中学历史复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历史试题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历史命题的角度由大跨度,高概括向小跨度深分析转化。这就要求考生的学习必须迅速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发展。也就是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除了加深对教材内在联系的认识和理解外,还要注意培养分析、归纳、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多元思维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考生历史复习的质量呢?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