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古德曼提出著名的“绿蓝(Grue)悖论”后,便激起了各种各样的“绿蓝”言说。仅就“绿蓝”谓词的语义,便有基于各种理解基础的不同解释。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绿蓝”?事实上,对“绿蓝”本真语义的合理析定,不仅直接关乎到对“绿蓝悖论”的理解和解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古德曼“绿蓝悖论”的最终旨趣的理解。同时,也会在间接意义上为我们正确解读“新归纳之谜”及其深层哲学内涵提供方式和路径上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回答"哲学是什么?"历来被视为<哲学概论>课的核心任务,但这个知识论的任务设定却因为单一"知识"性的结果追问而在实际教学中流于一种对所谓哲学本质的教条性描述,并因此而放运了哲学本身.而认识论从"知识"到"理解"的现代转向,则蕴合了"哲学何以是?"这个过程性追问作为<哲学概论>核心任务的应然性,进而为<哲学概论>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农业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农业的战略地位、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经营机制和农业的生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农业思想。这些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旨趣的环境伦理,立于传统的理性主义伦理话语和现代生态学的语境,在两条道路上进行其伦理拓展。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前者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层遗继,后者则带来了对非人类存在伦理关怀的彻底消解和极端的神秘主义。笔者认为,困境的根源在于两种话语中人和自然、理性和非理性以及理论和现实相互间的二元断裂和孤立,及有机统一的时间、生命和生活意义的丧失。而这些意义正是实用主义的基本关涉。  相似文献   
5.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隐喻的关注和讨论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并围绕概念和功能这两个核心问题给出了诸多阐释和描述。综观这些隐喻理论,无论是在本性界定还是功能阐释上都无法逃离“语言”的囿限,要么将其贬抑为一种纯粹装饰性的修辞格,要么不得不在“认知”功能上遗继传统的认识论困境。古德曼则在“构造世界”的独特视域内对隐喻进行了符号学重置,并作为符号的指称方式给出了创造性阐释。不仅通过一般符号理论和投射思想将其从“语言”中解放出来进而拓展到“非语言符号”,并因此重构了隐喻本身,也基于构造世界实践进程中对“理解”的推进重释了隐喻的认识功能,从而完成了从“知识”到“理解”的认识论重构。对隐喻和认识论的双重重构,也正是古德曼隐喻思想的深层意蕴和效应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