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备课写教案应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设计,备板书设计。一备教材。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以此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备课时教师还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心中必须明确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占的地位,避免教学  相似文献   
2.
遣词造句训练目的有三:一是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二是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三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在遣词造句中出现的“假性造句”则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达不到训练的目的。现举例如下:[例1]姐姐表演了一个节目。[例2]过年了,爸爸把“槽头兴旺’的对联贴在牛槽上。[例3]我很高兴。[例4]媛媛的脸像苹果一样。以上四例均为“假性造句”。例1,句子虽然完整,但缺少时间、地点和节目名称。因此,句子显得不具体,不明确。经教师引  相似文献   
3.
修改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过渡大纲)比起原大纲在教学要求上,提得更明确,更具体。原大纲虽然在“作文教学”中也提出要指导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但在对“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却没有提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具体要求。而过渡大纲不仅总的提出“教师要结合教学,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而且对各年级提出了具体的训练重点,形成一至五年级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训练序列:一年级“初步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