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对屈原《离骚》命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离骚”的含义,既不是班固所说的“明己遭忧作辞”的“遭忧”,也不是王逸所说的“离别之愁”的“别愁”;既不是游国恩先生所说的“乐曲名称说”的“牢骚”,也不是龙海清、龙玉二同志所说的“苗族语言”的“要诉说”。在辨析诸家之说后,提出:“离骚”本是楚地方言,亦可称“骚离”。其意义,如司马迁所说,“离骚,犹离忧也。”“离忧”,就是忧伤、忧愁、忧痛,寓有楚语“连骚离”(即“亲痛”)的意思。故“离骚”,可释为“无限忧伤”。  相似文献   
2.
镇江焦山<瘗鹤铭>,历来受到人们崇高的赞誉.自唐以来,不断有人著文对其进行考订和品赏.笔者这里,不打算做深入的论证,只想从方法论角度,就其中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阅读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关于"七月流火"的解释,学术界存在争议。文章试图从表述方式、古代历法、立论依据、诗的表现力和古代气候等方面论述"大火星说"的不妥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作家群中,有许多两位以上作家姓氏并称的现象。文章认为:作家并称名序排列的基本原则是——出于声韵学的考虑,顺口好读,凡符合这一原则的,就按成就和年龄为序排列,一旦违反这一前提,不论其成就多高,时间多早,名序往往逆排。  相似文献   
5.
曹操浅论     
娄彦刚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107-110,139
文章希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察辨析等方法,论证判断曹墓真伪的标准、草船借箭的正宗原创、"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以及对曹刘孙的评价等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曹操浅论     
娄彦刚 《巢湖师专学报》2011,(1):107-110,139
文章希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察辨析等方法,论证判断曹墓真伪的标准、草船借箭的正宗原创、“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以及对曹刘孙的评价等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七月流火"的解释,学术界存在争议。文章试图从表述方式、古代历法、立论依据、诗的表现力和古代气候等方面论述"大火星说"的不妥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