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将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割裂开来的情况很普遍,结果一篇好端端的文学作品被肢解为一个个句子和词组,使生动的艺术形象变为干巴巴的骨架.学生也就根本不懂什么是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严重地削弱了英语教材的美感教育作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有自然美、人物形象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教师应饱含激情地去启发、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捕捉课文中的美。理解并接受其中美的意蕴。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审美教育的核心也正在这里。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当然,语言教学是主要的、根本的,不能以牺牲语言教学来迎合审美教育。那样只会是舍本逐末。我们提倡在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教育,这样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继承民间狂欢化精神的结果和体现,他身上闪烁的狂欢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活动时空的广场性、狂欢化的主体精神、地形学意义、治外法权下的真话.他的活动时空的广场性不仅形成了著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还扩大了剧作的表现范围和深度;他身上的狂欢化主体精神尤其是二律背反的特点使这一形象更为复杂,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性;他的地形学意义又使他具有了强烈的民间色彩;他的脱冕神圣、对抗权威和他所带来的狂欢化的笑声使观众获得身心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著名诗人白振华的诗向读者敞开了其作为新加坡政治家的情感世界。他以诗人的感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用时而激越时而柔和、时而乐观时而哀伤的富于变化的语言,抒发着内心的深情与沉思,创造了一个爱与情的斑斓世界。他的诗歌无疑很好地诠释着他的爱与美的哲学,在他的诗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与社会是融洽的,人与人是相爱的,白振华用他的“爱”的眼神发掘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美。白振华的诗有着睿智的哲思和生活的智慧。他以鲜活的语言和自由的形式,在随意的书写中蕴涵着朴素的哲理。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成熟的喜剧《无事生非》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心理学家"的一面在此剧中有着鲜明的呈现,他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爱情的矛盾,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展示了天才的喜剧技巧。此外,假象的多次应用是此剧的喜剧特色,利用真相和假象之间的错位呈现来营造喜剧色彩,不能不说是该剧的独特之处,也因此形成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将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割裂开来的情况很普遍,结果一篇好端端的文学作品被肢解为一个个句子和词组,使生动的艺术形象变为干巴的骨架.学生也就根本不懂什么是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严重地削弱了英语教材的美感教育作用。中学英语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有自然美、人物形象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教师应饱含激情地去启发、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捕捉课文中的美,理解并接受其中的美的意蕴.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审美教育的核心也正在这里、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当然,语言教学是主要的、根本的,不能以牺牲语言教学来迎合审美教育,那样只会是舍本逐末。我们提倡在完成语言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教育,这样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