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方法,虽然有助于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学术史,然而却对研究个体思想家的思想有所掣肘。思想家生活的历史环境是具体的又是立体的,思想家的思想更是立体多面的。后人对于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些思想家在学术史上地位的忽略甚至是抹杀,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对个体思想家思想的误读和扭曲。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就存在着这些情况。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容易导致对思想家思想的片面解读甚至是曲解。本文选取了两篇对王安石思想定位较中肯的文章,从中总结出"大叙事法"和"深挖掘法"两种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法,旨在提倡一种既立体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视角。这种视角需要对思想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既需要掌握直接资料,又需要下一番拾遗的工夫,对与该思想家有关的间接资料,以及那些失传了的,曾被禁绝的材料进行深挖掘。  相似文献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对医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许多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认识,极大推动了药学的发展.但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没有今天生物化学领域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文化的特征看当今中国公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其伦理原则尽管不乏"公"的提法,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德"观念相去甚远。"公德"有积极参与和不作为两个层面的涵义。在现代社会,最基本意义上的社会公德指涉的是"公德"的不作为涵义,即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对个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这样的道德应该是一种具有最广泛受众和可行性的道德,这种社会公德的内涵是底线伦理,即人们必须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或最基本的行为伦理规范。这种底线伦理要求人们履行的正是不作为,对他人正当利益不加侵害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海燕,在世界文豪高尔基的笔下是一个勇敢搏击风 雨的骄傲精灵,在我国著名寓言诗人刘征的诗中,又是一个依恃良好的根基、疏于苦干最终被大海吞没的糊涂虫。 在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西安,却有这么一只“海燕”,它集拼搏风雨和被大海吞没于一身,演绎了一场由盛到衰的悲剧——它就是西安无线电一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