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任研究的学科路径分析及其哲学思路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学术界主要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五个维度来研究信任问题。经梳理研究发现,以上研究目前还停留在浅层的实证研究和描述性分析阶段,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论探究,未能揭示出信任的发生机理和作用机制等。因此,在多学科视野的借鉴交流中,有必要从本体论、价值论、人学及合目的性的哲学维度进行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信任研究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等学科领域虽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大多还停留在浅层的实证研究和描述性分析阶段,哲学层面的成果还比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资源梳理,并从哲学层面进行深层探讨。具体地说,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信任是由其人生的可信性经历所积累的个体属性,是关系的一种性质,是作为文化规则而出现的一种整体的社会属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任是人与社会可信性实践的产物;从人学的角度看,信任是人作为矛盾复合体的各种可信性倾向或判断的综合;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信任是使人类社会富于活力的激励因子;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信任是应对社会复杂性的一种简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的必要性: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新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实际解决当前不公正问题的必然要求。同时提出了完善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客,即坚持全面的论正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