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代以降,伴随着西风东来,报纸媒介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了古老的中国。报纸媒介的到来酝酿产生了大批以报纸媒介作为栖身之所的知识分子,催生了报人群体这一新式文化群落。在此,从时局的发展并结合报人群体自身的鲜明特点出发对报人群体的兴起和所面临的窘境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作一全景式探析,并在归因理论指导下,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当代大学生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从人的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三方面对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力求开拓当今高校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大学生中间流行着形形色色的不良择业心态,这些不良择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也不利于其顺利就业。运角归因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打造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择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5.
优势富集效应是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扩大而产生的更大级别的优势累积,是一种全新的起点发展理论。优势富集效应的特色突显,低成本发展诉求及相关资源进化的累加和适应趋势启示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立足自身传统与优势,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才能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在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依然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难题。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对高校构建和开展预防性、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指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存在诸多误区和盲点。以归因理论为指导,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知不足,不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差异显著等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兴起和众包的成功,造就了“个体”的崛起。基于网络发展的众包模式开始渗入教育领域,带来了高等教育网络化、虚拟化、无边界化以及更加开放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革命性变革,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因此,思考探索基于网络众包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报纸媒介开始在中国大量兴起。报纸媒介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为近代公共领域的构建奠定了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的基本空间。以报纸媒介为主体的公共领域的兴起推动了传统士人的转型,形成了新式报人知识分子群体。报人群体以报纸媒介为依托,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为构建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促进了自身群体力量的凝聚和壮大,催生出新的文化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