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育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生命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使教学达到本应具有的更深层次。构建生命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拥有不同知识经验和成长背景的个体,作为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他们会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两个主体共同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当作者袁鹰先生惊骇于那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上坐着六个人在风口浪尖上颠簸时,这使我突然想到,该用什么词汇描述这惊险的一幕?这个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