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的实施,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更远的目标与要求,也给任何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契机,更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依照新课程的理念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呢?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问题过多、目的不明,问题过浅、思维不足,问题太难、以师代生,重问轻评、互动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使课堂提问有效应尽量保证提问"精""巧""准",使问题具有探究性、启发性和拓展性,保证问题间有层次、梯度和深度,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结合,以此保证思想品德课提问有效。  相似文献   
3.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形式,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遵循学生的思路采取递进式提问,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明白,或使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认为有效的“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课堂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它随时都会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一直以来,有些教师却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理想状态来预设,为使一堂课顺畅进行,老师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上课成为执行教案,学生全由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这种教学看似行云流水,却因禁锢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孙启国 《考试周刊》2012,(18):132-132
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罗曼·罗兰曾说:"唯有健康快乐的生灵才是真正的生灵。"可见教学的过程应是适宜生命成长、生态和谐地育人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回归生活本真呢?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传统“满堂灌”的课堂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然而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的眼光观察、反思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时,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