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文章以生态学外文原版教材为例,分析了外文教材的特点,发现外文教材中普遍缺乏中国素材。经调查发现,国内许多典籍都记载了许多与生态学有关的案例。近些年来,以我国作者为主(或参与)或以中国为研究区发表的生态学英文文献不断增加。这些都为用外文教材授课时多引入中国素材提供了可能性。课堂教学表明,适当地引入中国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课堂发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作为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辅助工具已被大家所了解。文章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资料查询、导航与航迹、拍照摄像、生物数字标本、环境数据采集等方面介绍了智能手机辅助野外实习教学的应用实例。实践结果表明智能手机结合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有助于教学手段、教学资料、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实习、考核方式、实习成果等多方面的提升和优化,从而提高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基础;教学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维系和发展的保障;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是课程提升的翅膀;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地方和国家的支持,是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立足区域,面向需求,打造特色,是提升精品课程品牌效应和辐射作用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4.
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中,加强和完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培养精英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大学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在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习教材编写、考核方式和专题报告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基本科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全面训练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及经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形东西狭长,山大沟深,地高水低.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水平的1/2,世界人均水平的1/8,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从甘肃省在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水利设施状况、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农用水的管理及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价格调控、城市用水状况6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指出开源节流并举、运用经济手段和节水教育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可行的经验对策.同时提出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物抗旱性、水分利用与籽粒产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分析认为,作物抗旱性只是人们对植物适应各种干旱环境的通俗概括,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术语或概念。半干旱地区,水的时空有效性与作物生长时期的不协调是作物不能实现其全部产量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作物个体的干旱适应能力将导致作物群体产量的降低。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就要求作物品种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期,特别是敏感时期,能够避开干旱周期,以减少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胁迫作用;其次是剔除个体数量性状的冗余、提高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此两项措施,可望获得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