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厘清专业内涵,准确定位专业.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具体而言,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于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慈善组织等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人才策略是由人才培育、使用与储备策略等相互关联且彼此渗透的环节与内容组成的复合体。美国人才策略包括纵向人才成长过程层次的“流水线”培养与“半成品”开发以及横向培养机构层次的名校育才、企业激才等人才培育策略,唯才是举、宽容失败的人才使用策略,照单全收、养字当头的人才储备策略。卓有成效的人才策略铸就了美国长期以来独霸世界科技、经济鳌头的辉煌,其同时亦是“他山之石”,可对中国人才策略的正确制定有着“攻玉之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削弱人本文化,消解制度文化,欺凌学术文化,冲撞高雅文化,绑架器物文化,贬损关系文化。行政化严重扰乱我国高校健康发展,制约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力行师生为本、法制治理、教授治校、主旋律弘扬、民主决策、氛围再造等校园文化建设方略,既是高校去行政化痼疾之给力处方,更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推进,新世纪企业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即由静态文化向动态文化、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规模文化向速度文化、效益文化向伦理文化、工具文化向人本文化等转变。企业应顺应时代与文化发展的客观变迁,主动、自觉地构建与提升自身文化,培植自身文化竞争力乃至整体竞争力,推进企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课程计划进行应对性调整.学生使用网络更加频繁、面对的信息比以往更复杂.而科学的信息接受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信息接受行为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认识.C.M.K.Cheung认为信息接受是个体有目的性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利用的过程,本质是一种决策,涉及认知、情感、意愿和行为层面的变化.蒋永福认为信息接受行为是一个主动获取和被动接受的动态全过程.白波认为信息接受行为就是用户接受行为,是指对接触新的事物到最后变成自己东西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孝科 《文教资料》2013,(30):91-93
团队学习理论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丰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组建与发展形式各异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依托团队终身学习、探索行之有效的团队学习途径与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等,是架设与拓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是什么与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指导科学家实施其正当科研行为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同时也并非科学家个体或群体的单一责任。实际上,它是一种长效责任和全局责任、一种内在责任和显在责任,同时更是一种对于人类命运与发展前途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因素:内涵、表征、关系及其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因素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这些驱动因素存在领域不同、表现形态各异,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并以一个驱动因素动力系统形式共同作用于高校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技术创新障碍:表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技术创新障碍是影响高校技术创新发展与壮大的阻滞或破坏力量之因素集合体。它们既以主观障碍、客观障碍以及体制与机制障碍等为主要表征,同时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消极影响与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是促进我国电信产业快速发展与进步的直接动力。由于我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创新观念、创新行为主体、创新战略选择与实施、创新能力与创新制度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阻滞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系统地探究我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阻滞因素,既极为必要,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