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说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亲临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我们根据历史文献,以及有关同志的回忆材料,编写了这份资料,以表示我们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之际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切缅怀之情。由于我们调查、搜集的资料有限,加上水平不高,这份大事记可能有重要遗漏或不正确之处。恳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补充、修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博物馆、广州中山图书馆、本院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二月中旬,北伐军攻克杭州、嘉兴,军阀孙传芳在上海的统治摇摇欲坠。一九二七年三月上旬,上海工人阶级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同志领导下积极准备第三次武装起义。上海总工会召集了由三百名代表参加的全市工人代表会议,通过政治经济总要求二十二条。三月十二日,党召开了上海市民代表大会,来自二百余团体的三百余名代表中,工人代表占二分之一以上。会上公开提出了武装暴动响应北伐军,“一切政权归市民大会”的总口号。会议一致通过并颁布了上海市施政纲领,产生了革命临时政府,推选罗亦农,汪寿华等三十一人为临时执行委员。两天后,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会会议又确定汪寿华等五人为常务委员,决定积极筹备产生市民政府。三月二十一日北伐军前锋到达上海近郊  相似文献   
3.
一、战争指导上和战略上的配合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创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的新局面。毛泽东同志说:“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这种“新气象”,也具体反映在国共双方在军事上的协同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彼此协作,共同对敌,互为依存,互相配合。这种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的局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也是中国抗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