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下的各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无不把当堂检测当作一个法宝,把它摆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的确,从应试的角度看,当堂检测是必要且有效的。因为通过当堂检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有些模糊,哪些还完全  相似文献   
2.
3.
很难使人相信,六年级的学生居然连一则通知也写不好,但这却是事实!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笔者请一个语文挺不错的孩子在黑板上出个通知,让大家上午缴完费后就回家,下午再到校拿新书。谁知这个同学忙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能把这个意思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于是笔者又请了一个同学去帮忙,可结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没办法,只好再请一个。就这样三个孩子一起动手,才勉勉强强地把这个通知写了出来。望着黑板上短短的几行字,笔者感慨万分:应用文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我们不写"大作"所谓"大作",就是语文书上规定要完成的习作,每学期一般要写7篇。新学期的第一节作文课,我就宣布:"这学期,我们不写大作,只写生活日记。"孩子们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重复了一遍后,他们才发出了兴奋的欢呼。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老师们在写作上存在的不愿写、没东西写、不能坚持写等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把"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逼、引、促等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走上写作的道路。逼:重要的是拿起笔著名校长郑杰说:"逼教师写文章,就是逼教师思考,写作就是条理化地思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开始是痛苦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一种快乐。"我们必须承认,不少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都要经历强迫的过程,许多时候,这是个无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能否从文本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引领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价值的错位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认知误差,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文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将教材中的矛盾对立引向和谐共生,让现代生活回归历史背景,用儿童视界置换成人意识。  相似文献   
7.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说的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和弟子们一起看水、议水谈论志向的故事。每次读这篇课文,我总是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地发出几声叹息。一叹我们的胆子越来越小。课文一开始写道:"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这让我羡慕不已。因为孔子不需要向谁请示,也不需要谁的批  相似文献   
8.
9.
有人把儿童诗比作天使的声音,我以为这是再恰当不过的比方。这段时间一直在翻看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着寻找儿童诗的旅程,结果很是令人失望,毫不夸张地说,天使的声音是小语教材中极为稀缺的元素。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以某版本教材为例,该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心中有一场最精彩的运动会,它不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不是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而是60多年前,在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一所叫巴学园的小学里举行的运动会。运动会的情景被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真实地记录在自传《窗边的小豆豆》一书里,每次读到运动会这一章,我都会被它的精彩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