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采访时间:2022年2月25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刘老师您好!最初您学的不是文博考古专业,而且并非历史学科,请问您是如何跨专业走上历史学和考古学专业的研究道路的?答:这个问题很复杂,只能粗线条地说一下。如果要“溯源”的话,和后来有直接关联的应该是在我10岁时社会上“评法批儒”运动中,全民顺口溜“法家人物真不少,李悝吴起少正卯”之类,让我形成了灌输式的记忆;后来我又读了绿皮的120回本《水浒全传》(施耐庵、罗贯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就这样,在我的脑子里装了很多虚虚实实的历史故事。我读过不同文本的叙事片段,记得当时的兴趣点有推理汉高祖到汉武帝的世系关系,憧憬赤脚大仙(宋仁宗)和道君皇帝治下“大块吃肉”的富足世界。我喜欢读历史书的习惯到了高中阶段也没改变,加上新华书店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去阅读。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的功利性并不强,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我的理想就是报考中国古代史专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