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对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在学习层次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旧有的认知结构不断被取代,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持续的“舍弃”外在的形式,而一步步走向本质。这种现象正好和《金刚经》中的“筏喻”典故吻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思想层次不断提高的过程,体育与其他学科共同发挥着作用。体育学科依据其特有的规律,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会有五个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筏喻”中提到的“舍法”现象:在动作技能习得阶段,舍弃外部知识,形成自我意识;在战略战术培养阶段,舍弃自我认知,形成体育意识;在发现与创造体育之美阶段,舍弃对立意识,达到人格统一;在理解体育本质阶段,舍弃项目认知,深入体育本质;在获得核心素养阶段,“扬弃”体育,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符号互动理论奠基人米德关于自我的阐述及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以体育行为中的角色模仿为切入点,探讨体育运动中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认为,通过模仿动作以及角色,个人才能够获得运动技能,促进体育行为发生。同时角色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消极影响,体育行为主体会尝试突破和脱离角色。随着体育比赛经验的增加,动作技能会明显的“去角色化”,这是自我意识中主我与客我意识的运动造成的。主我意识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有隐蔽性和主导性的特点,客我意识具有稳定性、循规蹈矩的特点。运动技能初学者客我意识发挥主要作用,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固定;而在体育竞赛中,主我意识逐渐发展与成熟,主我意识与客我意识互相融合,标志着体育意识归于理性。体育运动本质是人们在意识层面的符号互动,进而促进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从竞技能力主导因素、运动项目动作结构和成绩评定方法分类对我国历届夏季奥运会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历届夏季奥运会夺金项目项群特征较为明显,并得出我国奥运夺金的优势、潜优势和非优势项目。以期对下一个奥运周期项群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