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文质兼美,皆是作者体验生活,抒发性灵之作,有着极强的可读可感性,这些文章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灵动活跃中透出很浓的人文意识,也极大地刺激着人内心隐秘的世界,激发人潜意识的审美愉悦。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自主地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美的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最终获得审美愉悦。一、老师形象和人格完美结合的魅力,会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德国著名数学家魏尔说:“我的工作总是把美和真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但是当我必须两者择一时,方才通常选择美。”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更应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既是审美者,同时又是一个审美对象,学生喜欢某种学科某种程度上潜意识来源于对老师的喜欢,老师的形象人格最容易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因而,美并不仅仅存在于文本中,老师的衣着朴素、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语言丰富、幽默机智,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美,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注意仪容仪表,光明磊落、品德纯厚,对学生充满关爱、满腔热情、遍洒教学,无形中使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