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就曾对教师职责作过三项要求。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虽然斗转星移,一千年来,道、业、惑的内容有了很大改变,然而教师的传、授、解,这种以说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教学方法,却依然未变。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博士在任职长达三十年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人们正确而优雅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即是说,语言的表达,除了至少做到使人们听得懂之外,还要做到既符合语法的规范要求,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至于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需要深刻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衡量一位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一堂课上得怎样,很大程度上是看其课讲得如何。能否把课本上的知识在加工处理后,用准确、精辟、生动的课堂语言,并辅之以恰当的表情、声态,对学生进行形象化教学,这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而能否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艺术往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向中学输送合格教师的重任。所谓合格,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求具备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
中山先生认为民族道德、民族精神的兴衰关乎国运之兴衰,要建立一个能够与欧美强国并驾齐驱并驾乎其上的强中国,就必须恢复我们的民族精神,加强我们的民族道德建设,对于全体国民而言,要加强建设集合中外化之精华的传统道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对于国民中掌握一定权力的特殊群体-党政官员而言,则还应加强“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山先生本人就是国民公仆的楷模,他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实施党中央“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重大方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湘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太平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拥有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领导集团。其领导成员不仅能够以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并成就个人功名事业为奋斗目标;能够共同维护集团的根本利益,形成团队精神;而且在军事与经济战略决策上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比较正确的决断;其主要成员在行为作风上也能做出表率。这一切都显示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实践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国公使罗淑亚步步紧逼,强迫清政府接受其无理要求,英国公使威妥玛则不仅与之密切配合,狼狈为奸,而且充当罗淑亚的主使,其手段之毒辣更数倍于罗淑亚.为威逼清政府妥协,威妥玛先以法国将对中国开战相恐吓;在普法战争爆发消息传来后,他又变换手法继续压迫清政府妥协退让.天津教案最终以完全接受法国无理要求为结局,固然与曾国藩的软弱妥协有关,然而威妥玛的为虎作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台湾洋务新政初始于1874年,止于1895年割台。20年中,台湾的军事防务、政治面貌、经济建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大陆各省进行的洋务运动相比较,表现出起步晚、见效快的鲜明特点。其原因就在于清朝廷的重视,几任抚臣前后相继的努力,以及大陆重臣的支持和台籍士绅的协助。台湾洋务新政的成就为其后来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