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敦煌藏卷中的说(讲)书唱书的情况及中国古代小说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这一具体切实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唐代“冥报小说”所反映出的佛教世俗信仰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信仰,而是与宗法制的社会形态相结合的产物。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作为世俗生活样态表现出来。佛教信仰的生活样态又是主体在心理及精神上需求的表现。在唐代俗众的生存哲学中,由于认识水平的低劣和教化要达到的目的,促使信仰威哧成为一种规范制约力量,亦成为一种社会的根本需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唐代“冥报小说”是唐代社会风俗史和心灵史一个侧面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屡遭禁毁,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在文学领域的体现。迄清代,遭禁毁的小说已达百余种。这些小说中的某些作品,因种种原因至今仍不便流传,这就愈发增加了其神秘感,以至出现了前些年个别出版社出版某些不宜在社会上传播的焚毁小说以谋利的现象。近年来,也出版了几本关于中国禁毁小说的书,但或为介绍文本内容的,或仅涉及少数几部禁毁小说,缺乏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漫话》一书的面世,填补了这一项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的特色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选目典型,涵盖全面。《中国古…  相似文献   
4.
俗讲与民间讲书、唱书的传达方式是白话小说起源的关键。白话小说文体的确立首先经过俗讲者和民间讲唱艺人的口头加工。而讲书、唱书的体式和其文本的形成促成了白话小说体式的定型。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初具白话小说的规格 ,具备了后世说话和白话小说的形态 ,给后世白话小说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既要清醒地理解动漫产业作为高科技、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文化内涵问题,又要注重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美日动漫产业的实践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经验教训。我国动漫人才的培育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注重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的动漫人才素质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6.
宋元"讲史"中融入诗词韵语对于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影响较大。它开创了后世长篇白话小说卷首卷尾设诗的形式;"说话"艺人用诗词韵语进行细节描写来增强小说艺术表现力,这对于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其通过诗词韵语说理议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以丰富小说故事的内涵,对于后世历史演义小说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傅惜华先生《明代杂剧全目》和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关于明代杂剧家桑绍良的生平事迹及杂剧《独乐园》的考证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现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补正陈述于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韵散相间”体式体现了敦煌藏卷中白话小说重要的形式美学特征,而佛典传译“韵散相间”体式是敦煌藏卷中白话小说“韵散相间”体式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