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素描教学以技法训练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素描训练中应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启发创作灵感,陶冶高尚情操.提倡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使素描教学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艺术专业美育的核心不仅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一定审美媒介,把美及美感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接受,更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新的多方面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超功利的审美感知,在感性的观照中体现深刻的认识,以艺术的创造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以审美直觉与非功利的形式表现社会理性,从而实现艺术创造。艺术创新的核心就在于个性,渗透着审美个性和独特审美感受的作品才能避免形式风格和内容的千篇一律,引起欣赏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审美判断,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3.
孙献华 《江苏高教》2012,(4):114-116
20世纪的中国审美教育建设以西方审美教育体制为师,建构了完整的"西化"审美教育制度。其主要表现在审美教育思想体系的西化、审美教育实践资源的西化、缺乏独立教育创新的思维惯性等方面,这些西化问题对于当代审美教育转型而言造成诸多不利。因此,重新审视西化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成为审美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