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学需要适应新的形势,成为英语课程中一个重点课程加以建设。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改变课堂组织方式;改变教学方式;采取小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尝试角色调换;比较中西文化差异,讲说地道英语;尽量使用真实素材,介绍最新口语表达。  相似文献   
2.
孙雅晶 《英语教师》2023,(16):30-33
分析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构建职业本科院校ESP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加强教师对ESP的认知,突出其应用性;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用型ESP教材开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挥智慧课堂教学优势;重视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英语写作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英语写作教师的方法和路向各种各样,然而从研究对象看大体可分为三个范式:后过程运动,写作结果,写作过程运动。现时——传统修辞学派是写作结果研究范式的主要代表;写作过程运动范式主要有新古典主义修辞学,认知修辞学,表达修辞学等学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修辞学学派被有的专家称为后过程运动,这不是对写作过程运动的否定,而是对其的延伸,主要指现在的写作研究重点从写作的认知问题转移到更大的社会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语言交流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形式,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将副语言和不同社会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不同社会文化之间交际规则的差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