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杂话是一种流传在中国西北的讲说类艺术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在西北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产生的。新疆杂话是草根阶层审美要求的一种不自觉的流露,诉说着草根阶层的审美理想。新疆杂话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呈现着草根阶层的伦理道德观念,表达着普通百姓对政治生活非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西域与中原王朝“时绝时通”^[1](235)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状况是一个王朝强弱的坐标。西域诗歌是反映这种情况的晴雨表,随着国力的强弱,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汉王朝是西域诗歌的曙光期,拉开了西域诗歌的序幕;三国两晋南北朝是西域诗歌的空白期,却是古典诗歌艺术上成熟的年代;唐朝是西域诗歌的高峰期,士人的意气风发为中华民族的流金岁月献上华丽的诗篇;两宋王朝无力经营西域,士人只能通过幻想去模拟其风光,抒发对汉唐盛世的追忆之情;大漠烟尘中蒙古王朝的绝对征服,则给西域诗歌带来了御用文人的歌功颂德;明王朝派遣陈诚出使西域,以使者的眼光留下了不一样的西域风情;清王朝时期,西域则聚集了一批政治失意者,他们的浅吟低唱为古代的西域诗歌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